伟大抗战精神是历史的回响红牛配资,更是时代的号召
文|《南方》杂志编辑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有力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成了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前所未有的进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程红牛配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在血与火的淬炼中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精神的升华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精神阴霾被一扫而光,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伟大抗战精神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号召。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伟大抗战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过去是中国人民战胜侵略者的强大力量,今日仍是激励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越不能松懈;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传承伟大抗战精神首先要把团结凝聚全体中华儿女作为基础。抗战时期,正是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下,我们才能以弱胜强。真正牢固的团结,不仅靠嘴上承认,更是必须围绕共同目标凝聚共识、统一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围绕民族复兴这一共同目标,把画好最大同心圆作为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中之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时,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汇聚成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可阻挡的复兴潮流。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关于团结与斗争的精髓,早在1940年的《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就已经昭示。特别是在当下两个大局交织的复杂局面下,面对围堵、遏制、打压中国发展的种种行径,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没有出路的。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自觉摒弃畏难退缩心态,拿出敢于斗争的勇气与信心,理直气壮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才能在错综复杂的风浪考验中不断开创新局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伟大抗战精神,是无数英烈在战火中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蕴含着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80年过去,硝烟虽散,但挑战未少:国际局势云谲波诡,全面深化改革如逆水行舟,高质量发展需勇闯难关,追求美好生活容不得丝毫懈怠……新时代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依靠新的伟大斗争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以斗争求主动、以斗争求团结、以斗争谋发展,始终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在破解难题中开拓新局,用不懈奋斗成就梦想,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伟大抗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将这份宝贵财富代代相传,既是对浴血奋战历史的最好致敬,更是对民族未来的庄严承诺。奋进新征程,我们要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指引,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让团结成为攻坚克难的向心力,让奋斗成为开拓新局的冲锋号,在同心同德、顽强拼搏中破解难题、勇毅前行,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团结奋斗的澎湃浪潮中一步步照进现实。
执笔丨黄曦李育蒙
本文责编丨蒋玉
【来源】《南方》杂志2025年第17期
【频道来源】南方+客户端观点频道
智慧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