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广东省天然富硒土地认证揭牌仪式暨天然富硒产业建设交流活动在黄槐镇政府举行。作为梅州乃至粤东首个获此省级认证的乡镇保宇配资,3701亩富硒土地的“加持”,正为这座从“煤炭小镇”蝶变而来的“绿色军旅特色镇”,铺就一条农文旅融合的转型新路径。
此次认证由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和省科协天然富硒联合体共同完成,并获得省地质局的全方位帮扶支持。来自省地质局、省纵向帮扶驻兴宁工作队、黄槐镇政府以及兴宁市各相关职能单位的负责人、专家出席仪式保宇配资,共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时刻。
活动中,与会领导、专家、企业代表还围绕天然富硒产业规划、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为黄槐镇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期待这片“富硒沃土”绽放更耀眼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保宇配资
揭牌仪式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嘉宾还前往黄槐镇禾村丝苗米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调研,并进行丝苗米取样,实地考察富硒土地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潜力。
据了解,作为省纵向帮扶驻兴宁的成员单位,广东省地质局紧紧围绕“兴宁所需、地质局所能”谋划帮扶项目,统筹该局在农业地质方面的资源和专业优势,自去年以来,派出工作团队在兴宁无偿开展土壤质量与农作物富硒专项调查,共取样300余份,其中,在对黄槐镇南部区域开展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该区域土壤硒含量表现突出,土壤样品富硒率达85%,是发展天然富硒产业的理想沃土。2025年5月,经黄槐镇政府申报、兴宁市自然资源局推荐,该镇3701亩土地在广东省地质学会组织的评审中顺利通过,成功获得“广东省天然富硒土地”认定,成为梅州乃至粤东首块获此省级认定的地块。
作为曾以煤炭为支柱的乡镇,黄槐镇近年来锚定“绿色军旅特色镇”定位,而此次以地质赋能、纵向帮扶助力完成的“天然富硒”认证,恰为这一定位注入了“健康”内核。从“黑色煤矿”到“绿色硒土”,从“工业重镇”到“军旅特色镇”,黄槐镇转型号角的吹响既响应了“以产业振兴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号召,也将为广东富硒产业区域示范提供了鲜活样本。同时,黄槐镇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依托天然富硒土地资源优势,结合军旅、文旅项目及中央彩票公益金等项目,充分释放天然富硒土地的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富硒+农业+文旅+民生”发展模式,打造叫得响的区域品牌,让游客走进来、体验好、带得走,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乡亲,真正把“硒资源”变成“金饭碗”。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梁煜 通讯员 省纵向帮扶驻兴宁工作队保宇配资
智慧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