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通报富途证券,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其中,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被评为表现突出集体。
作为我省公益慈善领域的重要力量,基金会成立三十余年来始终坚守初心、服务大局,主动融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战略,全力探索“政府主导、公益搭台、社会参与”的新模式,将绿色理念播撒进万千乡村。在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的指导下,基金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绿化美化工程,截至2025年4月,已联合385家爱心企事业单位、4.2万人次参与相关“绿美广东”公益活动及项目,接受认捐款物总额超过1亿元,种植和保护苗木、古树逾百万株,项目覆盖全省15个地市、上百条乡村,让一片片新绿在南粤大地生长。
基金会携手广东能源集团在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开展公益植树活动
携手企业,点亮乡村绿美底色
绿美广东建设离不开组团式的爱心参与和支持。基金会积极响应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倡议社会力量参与我省村庄绿化工作的号召,积极宣推应用“村庄新增绿化‘一张图’信息系统”,坚持“精准对接、因地施策”的原则,深入调研粤东西北乡村绿化短板,挖掘企业资源优势,搭建政府、企业与乡村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解决捐赠对接、绿化选址、苗木需求匹配等关键难题,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村庄绿化工作。
近年来,广东能源集团、长隆集团、玖龙纸业、侨鑫集团、广东海大集团、海天味业·康泽慈善基金会、广发证券、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携手基金会深度参与我省村庄绿化,积极捐款捐苗木,推动“绿美广东帮扶项目”深入实施,助力百余条乡村提升绿化水平。
在河源市连平县,广东能源集团建设的“一条绿化景观带、一处乡村休闲地、一片生态帮扶林”成为当地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胜地;在广州花都区竹洞村,沿湖盛开的绣球、紫花风铃木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村民在“见绿”的同时也“增收”。当地村干部感慨:“以前是灰扑扑的土路,现在是鲜花盛开的绿道,游客多了,村民钱包也鼓了。”
绿化美化后的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
侨鑫集团、玖龙纸业因在村庄绿化中的突出贡献,与基金会一同获评省级先进集体。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支持,更通过输出绿化技术、分享管理经验,为乡村提供了可持续的绿化方案。长隆集团则结合自身文旅优势,在乡村打造特色绿美示范点;海大集团发挥农业技术专长,推广“果树+景观树”混种模式,让乡村绿化既美观又有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在花山镇花城村,基金会通过平台发动企业家、乡贤等捐资300万元,建设紫荆长廊、绿美小菜园等项目,把闲置荒地变成花园、田间小路变成风景线,村民们纷纷点赞家门口的“绿色名片”。
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建设的绿美小菜园
此外,基金会联动如春生态集团等专业机构富途证券,推动乡村特色绿化项目建设:汕尾陆丰石寨村,一条“风景路”沿村道蜿蜒铺开,道旁幌伞枫闪耀新绿;阳江金鸡岭森林公园新建的“君子园”,将本土植物与文化元素融合,既美化生态,又提升休闲品质,让绿意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基金会携手广东如春集团在陆丰市大安镇石寨村开展绿化美化提升项目
保障苗木,扎稳全域绿美根基
苗木是绿化的根基。2023年底,基金会将高标准苗木储备项目确立为“绿美帮扶”核心抓手,全力筹集善款助力我省在湛江、茂名、揭阳三地建成总面积600亩的高标准苗木储备基地,储备闽楠、降香黄檀等53个品种优质苗木99.7万株,为各地绿美工程提供了可靠的苗木保障。
建设在揭阳的绿美广东优质绿化苗木储备基地
苗木储备基地不仅为绿美广东项目提供优质种苗,更为全省乡村长期绿化积蓄力量,形成“培育—调配—种植”全链条支撑。从土壤改良到科学调配,从苗木筛选到日常养护,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建设在茂名的绿美广东优质绿化苗木储备基地
数字赋能,汇聚全民护绿力量
绿美广东,触手可及。数字平台不仅让人们拥有了更多参与方式,也让更多人与树的故事被记录、被传颂。
基金会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积极建设省级公益移动平台“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提高全民参与度,让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为老百姓的“举手之劳”,让爱绿植绿护绿成为自觉行动,成为绿色文明生活新风尚。
截至目前,平台已上线“6·30”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项目、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等公益项目,覆盖全省范围,吸引4.2万人次参与捐赠,更通过名人艺人发布打call短视频、认养认捐苗木、书法绘画歌唱绿美等方式,带动艺术界、学术界广泛参与,掀起护绿热潮。
通过线上渠道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社会力量
而在全民共建绿美广东的过程中,一批动人故事也悄然发生。
在广州,1983年电影《青春万岁》中取景的古荔枝树由广东省老干部事务中心全额认捐,中心负责人表示,了解到古树认捐项目后,中心第一时间组织募捐,希望借此契机做好周边古树的保护维护工作。
广东省老干部中心的古荔枝树向前来的人们介绍当年电影《青春万岁》的故事 受访者供图
在廉江,离乡游子黄诚创认捐了家乡安和村那棵200多年的古榕树,“从小听着村中爷爷辈讲述有关这棵参天大树的故事长大,希望用更科学的方式守护这棵古树,留住记忆中的乡愁。”
在深圳,沙井商会组织会员单位共同以“沙井商会”名义对沙井街道117岁的古榕树进行认捐,“这棵古树见证了沙井从边缘小镇发展成现在的西部中心,见证了一代代沙井人拼搏奋斗的精神。”
如今,从携手企业到全民参与,从苗木储备到全域绿化,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以公益为纽带,持续汇聚社会合力,让绿美广东的生态画卷在南粤大地徐徐铺展。绿美广东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一群人的行动;不是一时的绿意,而是久久为功的坚持。
基金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守公益初心、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探索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绿美建设的路径,让更多的人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留下绿色足迹,共同守护这片生机勃勃的南粤热土。
作者:吴晓翠
来源:南方农村报富途证券
智慧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